Studio Arthur Casas:將靈感譜成樂章 生活步調自此悠遠綿長

在巴西聖保羅市中心的綠意街廓裡,一棟高樓住處被重新梳理成一個能聚會、能放鬆、也能展示收藏的日常舞台。屋主是一對長年旅居當地的夫妻,喜愛藝術與在此招待親朋好友。他們期盼的是一個通透、好走動的生活場景:早晨灑進的陽光穿過復古巴西「cobogó」磚牆後被柔化,午後親友在餐桌邊續談,夜裡啟動投影就成了小型家庭電影院。設計團隊以「整合」為核心,將多元機能導入同一條脈絡,無論眾聲喧嘩或安靜沉思皆能處之泰然。

打造開放場域 串聯多元生活脈絡

打開1950年代風格的古董門把,前方的社交中樞一氣呵成:開放式餐廚、客廳、視聽區彼此相連,沒有多餘阻礙。地坪選用Santa Margherita水磨石,從公領域一路延伸到走道半高牆面,再回歸客製家具的檯面細節,形成美學上的連續性;梁柱保留清水混凝土的肌理,四周以大片木作包覆,讓冷暖材質在同一畫面裡取得平衡。客廳裡,Fusca沙發以兩種深度回應不同坐姿,背後一座石材長平台成為強有力的視覺支撐,雕塑與畫作穿插其間,成為日常行走時的藝術點綴,也把屋主的收藏語彙與住宅的調性巧妙融合為一。

穿過客廳來到餐廳,Rino長桌搭配金屬框架餐椅,餐桌旁牆壁懸掛的鏡面藝術裝置模糊映出往來人影與材質光澤,談話聲音彷彿亦被悄然反射。燈光配置採雙軌設定:一是吊燈、立燈帶來的氛圍層次;二是隱於天花周邊的光帶,勾勒出天花線條,並以間接反射減低眩光。轉向一側的餐廚吧台,家電被整齊收進櫥櫃中,必要時再推開門片露出名品Gaggenau系列,金屬懸臂桌面以輕盈姿態伸出,配合高腳椅,於是烹飪與小酌能愜意地在同一空間發生。

步入私領域 時光彷彿被柔軟的放慢

通往私領域之前,視聽室猶如一個緩衝區,設計師選用與客廳同款沙發達到前後呼應的效果,牆面掛置經典作品,加上落地窗引入明亮採光,坐下後便能立刻切換到沉靜的觀影模式。接著進入臥室走廊,半人高水磨石與上方木皮在交界處嵌入金屬置物層架,投射燈光韻自然落在畫作上,讓來到此處的家庭成員步伐也因此變得從容。主臥改採橡木地板及木作天花包覆,營造安穩而柔和的睡眠氛圍;主臥浴室地坪、檯面與壁龕皆使用水磨石,Mineral浴缸對應雙洗手台與雙馬桶,動線乾淨,清潔與梳理互不干擾。

綜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如何讓智能系統、空調與燈具在裸露結構下彼此「隱形」。設計以周邊光槽為核心,將出風口、燈具與線路都整合在一起,隱藏於陰影裡,最大程度維持天花表面純淨,同時保留維修所需的便利性。這樣的做法既避免厚重天花帶來的壓迫感,更讓高度與視線都保持開闊,力求材質語彙一致且不突兀。

設計脈動自外而內流淌 構築永恆的和諧

值得一提的是,住宅所屬大樓亦出自同一工作團隊之手。從建築量體、室內格局到家具安排,設計師以相同觀點看待不同尺度的細節,於是材質、比例與光線精彩演繹承上啟下的理想秩序,使整體風格穩定,溫柔容納屋主個性的伸展。

回到最初的需求:好客、交流、收藏,本案透過流動的線條與克制的材質運用,滿足生活裡的多種情境。清晨的陽光散落地面,午後料理與談笑在餐廚邊展開,夜晚一盞立燈讓畫作變換嶄新表情。全家人在此安然相聚,當門把再次轉動,眼前仍是同一幅不曾改變的幸福景象,人與人的關係因為美好設計而緊密維繫,生活由此能在裡頭自在展開。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