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井的靜謐回聲

住宅,從來不只是遮風蔽雨的地方,它也回應著人對內在秩序的渴望。當建築原有的縱深成為光線的阻隔,生活的節奏便逐漸被陰影稀釋,時間彷彿凝滯其中。於是,設計師選擇以一筆俐落而堅定的開放手法,於樓層中央挖掘出一口垂直天井,讓光影垂直貫穿,不僅照亮空間,也照亮人與空間之間未竟的對話。



這座位於西班牙馬德里西北郊的雙拼住宅,其原始結構的最大挑戰,在於過深的室內縱深配置,使得一樓公共區域長期處於光線匱乏的狀態。設計團隊ZOOCO ESTUDIO選擇透過「減法」來回應此一課題,挖空中央區域,打造如燈籠般的垂直開口,串聯起一樓客廳、二樓臥室與三樓書房。這一空間介入不僅導入自然光,也創造樓層之間的視覺與情感連結,使原本封閉的層層切割,重新被整合成一個可被感知的整體。


進入玄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極簡卻精準的材質語彙:溫潤的橡木與純粹的白。設計師巧妙運用這兩種元素為場域定調,營造出安定、靜謐而一致的視覺體驗。客廳與廚房同位於一樓,受到天井的光線洗禮後,整體氛圍更為輕盈透亮,讓日常生活得以自在展開。所有櫃體與牆面整合成一體,橡木框構出功能界線,同時保留彈性使用的可能。


拾階而上,二樓臥室彷彿延續客廳的語調。自然光穿越中庭灑落在床鋪與牆面之上,使空間無需多言便自成景致。設計在這裡不強調裝飾性,而是強調材質與比例的和諧共處。衣櫥、平台與閱讀角落皆以橡木為基底,在白牆的襯托下顯得溫潤且充滿節奏。





三樓則是作為辦公與閱讀之所,天井成為書桌旁最好的夥伴。抬頭可見天光與樓下動線交錯而成的光影畫面,彷彿提醒人在思考與創作之間,也應保有與生活本質的聯繫。家具多為訂製設計,以最簡潔的線條構成功能機能,為使用者預留安靜且不被打擾的心理場域。


本案在建材上沒有刻意炫技,卻以極度自律的語彙,勾勒出高度一致的美學語境。設計師選擇不繁複鋪陳,而是讓白與木構築出層層細節,賦予每一樓層專屬但不突兀的性格,使住宅由內而外呈現統一的空間邏輯。

光從垂直天井中降落的剎那,也照亮了空間被重新組構的可能。這場「向內挖掘」的設計選擇,不是為了炫耀結構的異想天開,而是為了重新回應住者最基本的需求:擁有一個與自然連結、與生活同步的日常舞台。


最終,在這座由白與木構築的靜謐之宅裡,光不只是照亮空間的介質,更成為穿透層層歲月、引導人心歸返本質的無聲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