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木設計:一屋靜好 在喧囂之外為理想生活留白

在科技產業林立的新竹,繁忙城市步調總是被效率與速度牽引著前行。對於長年身處高壓的工程師屋主而言,真正渴求的,是一處能徹底卸下心防、讓靈魂得以休憩的歸屬。因此,三月木設計師以東方日式語彙為骨幹,巧妙揉合白色、米色與天然木質的層次拼接,在這座室內面積34坪的新居裡,輕柔地譜寫出一段溫和、簡潔,且能讓身心靈舒緩的節奏藍調。


當推開門扉,迎面而來的是一片開闊的步入式收納區,強大儲物機能足以安頓全家人的鞋履與外出衣物,且設計師在此安裝通風口,並搭配全熱交換器,令空氣保持對流,杜絕異味滋生,讓清新氣息洗去滿身的勞累與疲憊。


循著動線前進,公領域的視野豁然開朗。客廳與餐廳並無實體隔間,而是以開放式格局相連,使光線與空氣自由流動。客廳電視牆以溫潤木料打造,從玄關入口一路蜿蜒至陽台落地窗邊,創造出視覺上的連續感。電視後方運用細膩的木格柵增添層次,而下方電器櫃的藤編設計,不僅與整體木質調相互呼應,更兼具散熱功能,展現機能與美學的和諧共存。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在居家中大量採用圓弧語彙,從電視牆的收邊、餐廳旁的牆面造型,到書房的轉角,溫潤弧線猶如輕柔的筆法,消弭了空間稜角,叫人身處其中,身心都感到無比放鬆。






開放式餐廚區是全案的核心,亦是女主人最鍾愛的場域。廚房透過中島與餐桌連結,形成流暢動線。中島立面特別裝設開放式層板,方便隨手收納杯盤,將實用性與美觀完美結合。餐桌天花,一盞圓潤的造型吊燈靜靜垂掛,當夜幕低垂,柔光灑落,便將此處化為溫暖靜謐的一隅。無論是家人在此一同用餐、閱讀,或是輕聲閒聊,都顯得自在寫意,構築出一家人最溫馨的日常畫面。而為了不讓住宅的色彩過於單一,設計師在簡約的木質基調中,特意挑選一張橘色沙發,藉由這一抹跳躍的色彩,畫龍點睛般為空間注入活潑生命力 。




客廳後方,是一處以罕見弧形玻璃與公領域相隔的書房。這片玻璃不只維持了視覺的通透度,更利用溫柔線條,巧妙化解傳統磚結構隔間可能造成的壓迫感。書房中大量使用實木,從書桌、書架到地板,都散發著沉穩的親切氛圍,形塑安心閱讀與工作的理想環境。這裡不僅是男主人專注的角落,也能隨時成為琴房,讓琴聲流淌其中。最讓人感到驚喜的是,當有親友來訪時,這片私密天地只需將窗簾輕輕拉上,便能立刻轉變為一間舒適客房,賦予居所多元實用可能。從書房往外眺望,弧形玻璃讓風景具備一絲趣味 ,而其遠比一般隔間更為繁複的工藝,更默默訴說著設計師的用心。






穿過客廳與餐廳之間的廊道,步入私密的生活領域。主臥室將原有的次臥空間巧妙納入,由此延伸出一處寬裕的更衣室與梳化區。同時主臥室延續公領域的木質調風格,並在床邊櫃體的開放與封閉設計中,融入圓弧細節,讓這片不受干擾之地顯得既寧靜又充滿溫柔質感。



兩間男孩房則依循各自的個性,給予不同配置。面積有限的弟弟房,透過將床鋪墊高來爭取更多機能,床架下方的抽屜可妥善收納雜物,而與衣櫃相連的床頭儲物櫃,也將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配合木質語彙為主軸,勾勒出溫馨安穩的氣息。至於哥哥房則在木質調之外,輔以淺藍色牆面,清爽用色恰如其分地展現大男孩的純粹個性。屋主將較多空間留給公領域,是希望家人們能有較多時間在此聚集、交流,因此臥房設計相對單純,主要作為純粹休憩與充電之用。



本案的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家」的本質,它不必華麗,但必須溫暖,可供家人們在此創造無數美好的回憶。讓人相信:真正的設計,不是強調風格,而是能清楚感受到原來慢下來,也是一種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