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王DesignWant|國內】竹苗鬥陣行 參與一場從教室空間到教育環境改革的美學運動

110年「學美.美學3.0」共遴選出25所學校及21組設計團隊,進入教育現場共同執行改造任務。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是台灣史上設計與教育體系的首度合作,透過導入設計思考優化使用經驗,並重新思考與定義教育場域的意義。自108年啟動「學美.美學1.0」後一路向前邁進,110年「學美.美學3.0」共遴選出25所學校及21組設計團隊,進入教育現場共同執行改造任務。其中21所學校與17組設計團隊已於今年5月完成美感變身的工程,「學美.美學3.0」共有159所學校提出申請,經過評審團隊兩階段評選及實地考察後,選出北、中、南、東部及離島金門等地區共25所學校成為改造的合作對象;在設計團隊的徵選上,則從來自各領域共44組設計團隊提出的87案進行評選,最後由21組團隊脫穎而出,加入「學美.美學3.0」的改造行列。總計自108年啟動迄今,已完成55所校園美感改造示範學校。

苗栗南河國小:歐姆Ω蛋計畫

近日,台設院選定苗栗南河國小、新竹竹光國中、新竹培英國中等三間學校,邀請媒體現場參觀。南河國小的改造區域為戶外雞舍,原本的雞舍與堆肥區簡陋雜亂且無分區,亦無動線劃分,不利食農與生態教學,加上平日校園掃除之落葉多集中傾倒於此,但缺乏環境及設備規劃,不利使用。負責重新規劃本區的「絮絮空間感知」依據雞隻行為、食農與生態教學方式,重新規劃雞舍,創造不同的連結與互動,從雞名牌、蛋架、餵食等行為,創造師生與雞隻互動的場域。整合「行動-觀察-體驗-記錄」之教學及空間場域設計,規劃落葉堆肥區及相應動線,從落葉堆肥空間到香草花園,從落葉腐化到種植香草,從觀察到體驗,柔化食農與生活間的區隔,並結合校園原生自然景觀(𣡵樹、炮杖花)並加入新栽種之香草植物,打造全新生態教學場域。

改造前的雞舍外觀。

改造後的雞舍外觀。

改造前的雞舍餵食區。

改造後的雞舍餵食區。

設計團隊將既有雞舍從封閉的角落移至開闊的中央,透過流暢曲線的白色金屬圍籬,輕輕的在台灣櫟樹下創造了一個內凹場域,串聯起雞舍、大樹、食農花園、堆肥空間,提供給師生一個親切舒適的自然學習空間、一個可以互動的教學場域,愜意的串起生命與生命的連結,達到師法自然的終極人文目標。

改造前的雞隻活動區。

改造後的雞隻活動區。

改造前的雞舍落葉堆肥區。

改造後的雞舍落葉堆肥區。

新竹竹光國中:浮.撫-層間美術館

新竹竹光國中的改造區域為教學大樓內的公共空間及廊道,原始空間缺乏完整規劃,無法完全發揮功效,且色彩雜亂,缺乏一致性的視覺印象,於是負責本案的「共序工事空間設計有限公司」重新定義空間色彩計劃,利用網布結構軟化女兒牆的內外界線,既美化又能調節風流動向,並且以光室及暗室兩個展間展現空間特質,柔化使用行為並增加空間使用的多樣性。

改造前的藝文中心入口。

改造後的層間美術館入口。

改造前的公共創作區域。

改造後的光室創作空間。

實際施工時,設計團隊以防風網為分界構築起展覽廊道,有別於日常所見的建築防風方式。 透過溫室網所傳達的意念,呈現光線的傳遞與透風的功能。在不破壞景觀與光線的同時,也不受風吹的影響。而在防風網的催化下,風轉化成流動的空氣,在廊道之間緩緩地穿梭,透過微風,輕撫於展覽空間中的防風網隔屏,呼應展場中光室與暗室相互關係轉化既有的型態,柔化界線賦予場域於虛實之間。

改造前的儲藏室。

改造後的暗室創作空間。

改造前的室外走廊。

改造後的層間藝廊。

改造前的藝文中心廊道外觀。

改造後的廊道有效解決陣風過大問題,且視覺主題更加被突出。

新竹培英國中:ST space 思倍皓室–一個閱界的圖書室

新竹培英國中的改造區域為將兩間破敗老舊的教室改造成圖書閱覽中心與閱覽室,起因在於校內長久以來缺乏閱覽空間,且改造標的位於舊校區,缺乏與師生互動的誘因,加上鐵窗林立,採光不足,於是負責本案的「陽明交大JHStudio + 工式建築有限公司」嘗試結合室內與戶外的自然環境,提高師生使用之誘因,同時整合並協調改造標的、現有校園環境、未來電梯工程,使之共存共融,最後將2間教室改造為一圖書閱覽中心,創造1+1>2之效益。

改造前的教室入口立面。

改造後成為圖書閱覽中心。

改造前的老舊閒置教室。

改造後成為圖書館。

設計團隊表示本案的改造重點之一是如何連結兩個獨立教室。設計團隊第一個動作是打開面向廣場一側的牆,讓教室面朝更開放的自然空間。再利用高層差的關係,將室內空間延伸至室外,打造休憩型的大階梯,讓閱讀行為延伸到戶外,放大兩個單獨教室功能與效益。這種更開放且具公共性的設計,替室內溫潤質感的閱讀場域加分,成為校園亮點,將有助於提升空間的利用性與學生更多互動學習的可能。

改造前的閒置教學區。

改造後成為圖書室與閱覽中心。

此外,考慮到改造點位於校園舊建築群,因應結構強度的顧慮,設計單位選擇不打通兩間教室,保留現有結構。這樣的選擇使得上述公共性的設計得以誕生。臺灣有大量的老舊校舍,本案在有限的資源下透過設計的改造為老舊校舍擘畫新的藍圖。其中校方與設計團隊的密切合作,也成為本案成功的關鍵之一,校方除積極協助設計單位與新建電梯工程的廠商進行工程整併外,也協助優質的設計團隊面對公共工程的挑戰,成為校園未來新建校舍的典範。

學生得以不受拘束的在此自由閱讀。

延伸至校園廣場的大木平台,有效放大學生與校園環境的互動關係。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