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王DesignWant|人物】除非先有堅持的勇氣 否則天賦才華不值一提

展覽–adidas 信義品牌概念店與張伊增總監。

「如果你有第二專長,那麼最好不要來做設計!」在被問到給想從事設計的年輕人哪些建議時,同心圓設計.影像的張伊增總監語出驚人的這麼說。其實他之所以會這樣想並不意外,出生台南傳統家庭的張伊增,家人幾乎都是從事公教業或當醫生,唯獨他這個奇怪的小孩從小就對設計感興趣,自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後,在學校業師同時也是自由落體設計創辦人陳俊良老師的帶領下,一頭栽進了設計產業,然而真正進入職場之後,才是美夢幻滅的開始。

品牌整合–陳耀訓麵包埠。

美夢破滅的開始 也是成長的開始

本來認為就要展開夢寐以求的設計繪圖生涯,不過陳俊良老師卻對他說:「相信我,與其做設計,你更適合擔任整合行銷的工作!」這一句話差點讓張伊增的自信心完全崩潰,但是在快速調整心情之後,依然決定接下這個挑戰,結果發現所謂的整合行銷包含了企劃、溝通與業務能力,內容相當多元,遠比他想像的更為有趣,例如一位設計師可能一個月只能負責2-3項專案,但身為整合行銷人員,在替企業打造品牌形象初期就能給出不同方向的設定建議,所以能夠同時承接超過10個以上的專案,創意因此得到最大發揮。待在自由落體7年的時間,張伊增培養出深厚的整合能力,一直以來,他都對陳俊良老師的賞識深深感激,將其視為職業生涯中的伯樂,可是即便如此,他卻始終對設計難以忘懷。

品牌整合–義興嘉釀。

海納百川的創意延伸

後來決定自行創業的張伊增,於2016年成立「同心圓設計.影像」。公司創立初期,其實重心是放在老本行的展覽規劃,隨著創意受到越來越多客戶肯定,公司的設計服務品項也自然而然的向周邊延伸,囊括了品牌設計、視覺設計、空間設計、影片製作等,猶如從小樹苗茁壯為大樹,延伸出繽紛瑰麗的枝枒,幾年下來,陸續完成了臺灣文博會策展規劃、朱銘美術館新作展、台灣設計展策展規劃、adidas年度視覺設計、Nikon年度女性主視覺設計、巴黎家飾展台灣館主視覺設計、舊振南禮盒系列設計、oppo品牌空間規劃與商品形象廣告、陳耀訓麵包埠品牌整合…等案例,還有為數眾多的廣告片、紀錄片、住宅與商業空間,堪稱全方位發展的設計公司。

展覽–2018 臺灣文博會:大人馬戲樂園。

坦白說,同心圓設計.影像能擁有如今的豐碩成果,是張伊增當初未曾想像到的,他表示原本只是單純做展覽規劃與品牌設計,沒想到有業主因為欣賞他的美感,所以乾脆請他順便布置辦公空間,於是同心圓從軟裝陳設慢慢踏入室內設計產業,雖然一路走來看似順遂,但張伊增表示其實自己花費了非常大的心力去學習,對於每一個領域都進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信任專業,他指出當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公司結構必然朝部門化發展,因此他相當信任各部門與每一位同事:企劃、導演、平面攝影師、平面設計師、室內設計師、會計等,靠著這些專業人員,張伊增才能做到跨部門的專案整合,彼此間起到相互支援的作用,例如前兩年遇到疫情與台商回流的緣故,室內設計業相當缺工,但同心圓設計.影像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因為能夠靈活運用展場佈置的工班師傅去支援,於是工程都可以如期完成,這種超乎預料的操作方式,無疑是同心圓設計.影像成立至今屹立不搖的關鍵要素之一。

視覺–2020 舊振南中秋禮盒包裝設計。

從私人企業到公部門 盡情展現多元設計可能

除了在多元設計領域上發光發熱,張伊增更與政府的文創部門展開密切合作,先是因為協助台南市政府規劃文博會的展覽項目,成效良好,因此連續三年受邀擔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總監,以設計師與創作者的身分向市政府提出如何讓美學走入市民日常生活的建議。後來又被嘉義市政府延攬負責2019年「工藝在嘉X創意再加」的策展規劃,邀請六位在地工藝師,包含交趾陶、剪粘、木藝、刺繡、鑿花(透雕)、錫器六項工藝,與六位現代設計師攜手合作,經過溝通與分享,共同創作出代表嘉義在地工藝突破傳統的作品。

展覽–2021 台灣設計展:舊監青年旅店。

也因為展覽大受好評,2021年於嘉義市舉辦的台灣設計展「家意・以城為家」再度找上張伊增,請他與同心圓設計.影像團隊負責兩處場館的策展規劃,其一為嘉義製材所手編工廠的「ONE WOOD」,張伊增以萬物象限為分區,呈現木頭如何走入人類文明,從山林到產業、從產業到文化藝術,發展出人與木間依賴共生的永續精神,進而衍生出台灣獨特的木職人生態,展現從「ONE WOOD」到「萬物」的核心價值。其二為嘉義舊監獄的「舊監青年旅店」,張伊增與台灣田野學校攜手針對台灣唯一完整保存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為展場,透過添加在地文化元素翻轉舊監獄過往令人畏懼的印象,打造出讓人印象深刻的感官體驗。形塑出色彩鮮明、氣氛歡樂的JAIL HOSTEL,民眾在逛展的同時,不僅能認識嘉義各領域的重要人物,也藉由創意牢房打開他們心中對於生活及城市的新想像。

展覽–2021 台灣設計展:舊監青年旅店。

回到2022年,張伊增依然在商業設計案與公家委託案中盡情發揮創意,在他眼中看來,設計就是設計,無論是針對企業或政府部門,如何把故事說好才重要,他強調的是設計必須與環境產生緊密連結,而不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得有一套完整的敘述邏輯脈絡,方能彰顯品牌、空間或展覽的特色所在。同時張伊增也表示自己進入設計業十餘年來,發現隨著時光流逝,國內上至政府下至民眾,對於文化創意的議題愈加重視,美學力也不斷提升,然而他也不諱言其中依然存在許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像是關乎到預算,因此常常只能在很有限的框架內發揮創意,又或是設計必須具備專業,卻時而難以被客戶理解,但瑕不掩瑜,張伊增對於台灣設計產業的未來發展依舊樂觀其成。

展覽–2021 台灣設計展:ONE WOOD。

選你所愛 愛你所選

張伊增回想起剛開始從事設計工作時,事情多、責任重、薪水相對少,每天忙到昏天暗地,那時他也經常思考著沒有跟隨家人腳步去當公務人員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決定?然而最終憑藉著堅持到底的強烈熱情,他還是開創出了專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設計就是創造每天不同的驚喜,如果能夠因此改變別人的生活,那就更好不過。然而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實力、毅力與運氣,三者缺一不可,簡單來說,設計這條路,付出很多,但回報可能比想像中來得少,不過如果你有著不放棄的勇氣,那麼就一定會為它的魅力而深深著迷。」

或許,這才是張伊增想對所有設計人說的真心話。

展覽–2021 台灣設計展:ONE WOOD。

文章出自Living & Design住宅每學_No.141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