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逢企業:當安全與美學成為堅強後盾 自由從此在空間中突破局限

當一個空間不再被定義為「應該呈現的樣子」,而是任憑使用者自由轉換、探索,那麼它就脫離了傳統建築概念的桎梏,成為生活態度的啟發者,由境衍設計黃聖軒設計師操刀,交通大學的師生交誼廳,正是這樣一個擁抱多元、尊重差異、強調交流的開放性架構空間。

當設計打破功能邊界 空間開始擁有無限可能

黃聖軒談及本案時坦言,學校初期的規劃其實十分傳統,打算依照過往經驗分出教室、會議室與包廂,宛如另一種行政機能的延伸。然而,他認為現代大學教育更需要的是一個「未被定義的地方」,讓學生與老師能在沒有束縛的環境裡,自行決定相遇的方式與活動的形態。從打電動、看電影、談戀愛,到討論報告、參與校長座談會,這裡不下判斷、不給答案,只提供一個足夠包容的場域,讓各種行為自然發生。

由前身是老舊自助餐廳改造而成的交誼廳,在境衍設計的手中被重新定義,蛻變為一座既自由又充滿溫度的所在。無明確指令、無既定動線,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名為「鳥巢」的核心沙龍,圍繞著它的,是透明包廂、開放走道與共享書桌,一如鳥巢旁邊散落枝葉般的生活節點,等待人們各自棲息、探索,進而產生無限可能。

針對如此邊界模糊、鼓勵靈活使用的公共空間,既要美感與機能並存,更得面對高使用頻率帶來的現實挑戰,於是設計的每一步都需兼顧彈性、耐用性與視覺語彙的統一,而來自永逢企業的建材 —— 耐燃二級康柏纖泥板,則在此空間中扮演關鍵角色。

用材質、光線與節奏 形塑一場關於格局開放的對話

考量全案設計需特別重視「通透」、「開放」與「人際互動」的重點,所以整層樓僅保留少數原始牆面,其餘以玻璃、障板與地坪材質切分虛實。天花採用原始結構裸露的格子梁,內嵌永逢企業的康柏纖泥板製成吸音障板,搭配軌道燈模組化排列,形塑節奏強烈、卻不干擾視覺瀏覽的照明系統。

黃聖軒特別提到,他喜愛康柏纖泥板的原因之一,正是它源於天然木質纖維,切割後仍保有原始的細緻紋理與觸感,與其希望傳遞的真實感不謀而合。比起人工貼皮或仿材表面,木絲板的本質更接近自然,且容易加工、噴漆,無論是保留原色或進行跳色安排,都能展現細緻而不造作的美學氛圍。「這樣的材料,會讓設計語言富有彈性,也更能貼近我們想要表達的空間氣質。」

此外,地坪採用水泥質感的樹脂砂漿鋪設,展現如溪流般自然的流動紋理。且在「鳥巢」沙龍區特別採用磨石子工法,內嵌銅條修飾,構築如水波般輕盈展開的漣漪感,使其成為視覺重心與集會核心。材質與紋理的設計背後,是一種柔性的引導,人們被吸引聚集、坐下、開始對話,無需指示,也無需說明。

兼具實用及美觀 樹立校園公共場域嶄新典範

除了視覺效果與使用需求外,黃聖軒更看重建材維護性與長期耐用度。由於交誼廳日常開放至夜晚,幾乎全天無休,他特別提到康柏纖泥板的穩定性高,即使長年使用也不易變形、破損,對學校這類人力資源有限的單位來說再合適不過。此外,障板模組化安裝也便於後續維修時不影響整體美感,無論維護、替換都更為彈性與簡便。

整間交誼廳的設計與材料運用,其實也對「公共性」做出一種全新詮釋:它除了提供功能面的基礎,更是一種「共享信任」的練習。使用者之間彼此互不相識,卻願意在無明確隔間的空間中靠近;如同黃聖軒所言:「這是一種開放的私密性。」這樣的設計精神,也讓交誼廳成為交大校園中最具人氣的地標之一,不僅是學生放鬆、交流的場所,還成為對外賓展示學校風貌的首選據點。

在建築語彙與使用邏輯之間,境衍設計與永逢企業共同完成一次精準合作。從材料選用到現場施工,永逢提供的不只是產品,還是一種信任與彈性,方便設計師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設計本質。於是,一座原本被功能限制的場域,因設計而擁有了自由的靈魂;它不僅讓相遇與交流毫無阻礙地出現,更因為開放與包容,悄然改寫校園公共空間的未來藍圖。

About Company

永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232-5028  
官網|www.efcl.com.tw
信箱|everco574@ efcl.com.tw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