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美術館年度展覽 探尋亞洲當代雕塑的新定義:「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
由朱銘美術館主辦的「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已於9月13日盛大開展,由臺灣和韓國兩位策展人劉俊蘭(LIU Chu-Lan)和崔泰晚(CHOI Tae Man)共同策展,匯聚來自亞洲各地共20位藝術家,包括臺灣、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尼、泰國等,聚焦探索「物」的殊異意義,並藉由當代雕塑作品為觀眾開展關於「物」的新視野。由臺灣重要雕塑藝術家朱銘所創辦的朱銘美術館,位於新北市金山區,是臺灣最重要的藝術場館之一。2024年,美術館進一步提出「臺灣當代雕塑」及「國際當代雕塑」兩大年度計畫主軸,並積極拓展國際夥伴關係以創造更多對話與交流。
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
反思雕塑之「物」 凝視「地方」新觀點
「方物」,原指地方產物,也有描述或識別之意。本展意圖從「地方」出發、以「去中心化」為立足,探索新的物質觀點。藉由「地方」的異質與多元、複雜與變動,不論是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傳統知識、歷史文化或社會生活等,為物質的深入探索與實踐,打開展望潛在新地平線的多方路徑。
朱銘美術館「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於9月13日正式開幕,展至2025年1月12日止。相片由朱銘美術館提供。
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劉柏村所作的《天地一方》,延伸他與臺灣史前冶鐵文明對話的系列創作,以鐵為媒介、構築隕石風景,表現人類的微渺存在,也融合人類與非人類世界。
劉柏村〈天地一方〉,2024。鋼、LED不鏽鋼馬達、LED燈。尺寸依空間而定。
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OHMAKI Shinji)的作品細膩而富詩意,展現了空間與作品的和諧結合,在公共藝術領域也斬獲耀眼的成果。他的作品以時間、重力和記憶為主題,對物質、空間和存在進行反思,作品不僅細緻,且強烈地訴諸身體的感受。〈漂浮–構築之詩〉利用細緻的絹網印刷技法將優雅的水波紋路印製在透明的壓克力板上,並堆疊成箱狀。其標題「Tectonic」意指對形式和結構元素的探索,形式上則展示了空間、形狀和材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燈光所營造的視覺效果誘使觀者誤以為這些波浪紋路是自然景觀,流動的波紋在光線照射下更加清晰生動,讓人聯想起被雪覆蓋的風景以及記憶中層層疊疊的腦部皺褶。
大卷伸嗣〈漂浮 – 構築之詩〉,2022。絹印、壓克力盒。29.5 x 29.5 x 29.5 cm(L x W x H),共157顆。
韓國藝術家李受徑的作品《瓷瓶轉譯》以傳統的「金繼」修復手法,用純金熔接、重組瓷器碎片,探討文化傳統可能的起死回生與異變發展。
李受俓〈瓷瓶轉譯〉,2016-2023。陶瓷碎片、環氧樹脂、24k 金箔。106 x 70 x 71 cm, 113 x 71 x 72 cm, 126 x 74 x 65 cm, 153 x 69 x 75 cm, 128 x 78 x 66 cm, 33.5 x 33 x 32.5 cm, 36.5 x 38 x 37 cm, 29.5 x 26.5 x 27.5 cm, 28 x 29.5 x 29 cm, 40 x 43 x 38 cm, 33 x 36 x 35 cm(L x W x H),共十一件。
出身中醫世家的香港藝術家蘇詠寶的《散發》,從藥用植物取材發想,探索人類與植物的互文性,以及萬物存有的相對關係。
蘇詠寶〈散發〉,2017-2018。無籽使君子乾、銅管、LED燈管。250 x 84 x 280 cm(L x W x H)。
策展人劉俊蘭表示,本展重新反思作為雕塑基礎的物質,不但視其為媒介或材料,而是承認其能動性。此觀點回應了新物質主義,亦即對於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發展而來的物質理論。然而,本展不僅在召喚對人類與物質關係的深刻思索,更意圖透過重新審視人類與物質的關係,解構階級支配與從屬邏輯,從而突顯萬物並存共在的相對性、突顯亞洲作為「地方」的獨特性乃至「超地方」的意義,以探尋亞洲當代雕塑的重新定義。
成東勳〈虛假王國的犀牛〉,2015。鐵、陶瓷、航空材料。205 x 170 x 360 cm(L x W x H)。
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Fāng Wù – Asia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Exhibition)
展期:2024.09.13 – 2025.01.12
地點:朱銘美術館(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