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逛大街】順勢無為 一場名為侘寂的建材實驗|太硯設計
都市裡窄小的巷弄,再加上臨停車輛,總讓行人走得艱辛,也妨礙來車通行,然而來到太硯設計空間門前,步行或會車的阻礙感瞬間減輕不少,設計總監高詩杰表示,這是經過設計的。
兼具內外、物質人文的友善環境理念
屋外具有姿態的綠植、玻璃櫥窗與屋裡通亮的燈光,不僅界定出空間使用方式,也轉化了巷弄的沉悶基調,在地鄰居的正向回應,以及越來越多咖啡店、理髮店等質感空間的進駐與運用,讓設計師知道自己對友善環境的小小心念,確實被人接收了下來,並且如漣漪一般擴散出去。
友善環境,不僅是向外、無形、人文的,更是向內、有形、物理性的。走進太硯設計辦公室裡,便知曉高詩杰希望盡可能減少環境衝擊的念想。屋內的設計以減作為原則,除了老屋原有的裸露混擬土、紅磚,少用木作,新加入的鐵件、玻璃與花藝等元素,都是可以還收再利用的材料。
無為減作,順勢帶出牆裡的時間
在內部空間之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鄰近大門的磚牆了。因租屋之故無法處理的滲水外牆,設計師改以疏導方式保留牆面的毛細孔,在前後門敞開保持空間流通的狀態,內外濕度一致,不讓水氣停留在牆內,解決了壁癌的問題。除了機能之外,美感仍要兼具。在師傅敲掉水泥,讓紅磚露出的過程中,設計師指引敲打力道的深淺,讓牆面帶出歷史沈澱的寧靜古樸感受。
除此,拆除表面的天花板,也是讓混凝土澆注以原始之姿裸露出來。「當時看到它長這樣很開心!」設計師分享當時他們為天花板除去俗飾,看見存在於老屋裡那自然隨機的模樣時,彷彿還留有偶然淘到寶的興奮。畢竟,現在有許多特殊塗料刻意模仿這樣的感覺,而自己的辦公室真切就存在這樣的實例,能輕易提供同事與客戶作為範例呢。
在材料實驗裡,打造出侘寂氛圍
在空間中能作為範例的,不僅是天花板,從樑柱、牆面到地板,都能成為一種眼見為憑的體驗,也都是設計師實驗精神的展現。例如裝修術語裡的水泥粉光、打燒底,或者藝術塗料、藝術拼貼木地板等新型材料特色為何、可以怎麼使用,都能在這裡見到。設計師認為,只有在實際運用、了解材料特性再進一步應用,才能給予業主最適切的建議與設計。
在看似繁複的各項實驗中,設計師卻能為空間統一基調,我們可以說,那就是侘寂了。空間裡的老磚牆、天花板,還有新加入的石灰色系礦物塗料牆面、木地板、氧化的鐵件到具姿態的枯木植栽,以自然色彩與材質,釋出了古老並帶有殘缺感的寧靜氛圍。設計師在此又添上幾件古董家具,並巧妙運用能散發暖黃光線的精品燈飾,為廢墟一般的殘破帶來了神聖性。
暗示性設計
引導空間界定與運用
而在這個寧靜的氛圍裡,最富動態的,除了在裡頭活動的人之外,就是設計師領養的狗了。為了順應毛孩的習慣,在全面鋪設木地板的室內空間中,設計師特意保留廁所內的地磚,軟性暗示其如廁範圍,這也是辦公室裡唯一的木作了。這樣的設計邏輯,同樣運用在空間裡的其他地方及個案設計上,例如在這個空氣與視覺同樣通透的辦公空間,當初即以長形燈暗示辦公空間的利用方式。
太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