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彩藝術中心將曲面體育館,打造成臺灣前輩藝術家殿堂

即將滿三十週年的資深畫廊尊彩藝術中心,在2010年搬到了現今位於內湖瑞光路、總面積2000平方米的瑞光館,這個陳澄波之子陳重光盛讚為「臺灣前輩藝術家殿堂」,是怎樣的一個空間呢?

尊彩藝術中心於1993年成立,基於對在地的情感,打從一開始,創辦人余彥良、陳菁螢夫婦就選擇深耕臺灣藝術史的永續經營理念,從獲得陳澄波家屬信任、與各資深藝術家家屬、基金會交心,以極大的熱情建構著臺灣藝術史。2010年,尊彩搬到了瑞光路現址,改造原先作為鄰近兩大樓附屬體育中心的三層樓曲面建築,成為一個能讓閤家欣賞台灣前輩藝術家與海內外優秀台灣藝術家的絕佳空間。

瑞光館適宜於闔家觀賞並非隨口說說,除了該地點鄰近捷運站、瑞光路便於停車,甚至該館自身即擁有地下停車場及館前廣場等優勢,能讓出遊的家庭感到安心方便。原先作為體育場使用的空間,更是從入口到室內電梯皆採無障礙空間設計,無論娃娃車或輪椅,都能在展場內通行無阻。

為了讓體育館變成藝術創作的舞台,陳菁螢告訴我們,在畫廊進駐後,他們除去了瑣碎的線條與設備,讓展場極簡化,再加上色彩與建材的搭配,讓空間更具現代感——白牆或單色展牆突顯了藝術品的風格與特質,又不會使藝術品受到空間的干擾;低彩度原木地板的平光霧面處理,也讓觀者在觀看創作時不因地板反光而受到影響,並且在樸質色彩與產生聲響較小的優點下,營造出寧靜觀看氛圍。

另外,原建築挑高十餘米的二樓天井,為空間帶來非常充足的自然光源。然而為防紫外線對藝術品的傷害,尊彩藝術中心在天井上方鋪設了隔絕紫外線的窗簾,在保護展場作品同時,保留了空間的明亮優勢。除了展場內有這樣的設計巧思,在各樓層展場外,閱讀休息區中的大片落地窗倘若光線過於強烈,館方同樣會將紫外線簾放下,讓民眾能以愉悅放鬆的心情,在設有足夠坐椅的空間裡,舒適自在地參觀或停留。

由於擁有一般畫廊少有的寬敞挑高空間,藝術家得以在此展示大幅創作,許多飯店空間、國際品牌等也因見到實體展示的效果,進而購買藝術品或與藝術家有了進一步的合作。尊彩藝術中心對台灣藝術家的推廣,不僅拓展到不同世代,更匯聚繪畫、雕塑,乃至於民眾較不熟悉的錄像藝術等多面向媒材的展演。

陳菁螢表示,台灣有良好的半導體技術,錄像藝術是台灣結合技術與藝術最好的形式展現,以尊彩位處的內湖科學園區作為連結之下,這八年來,他們不只在自己的空間裡每年辦展推廣,更結合鄰近畫廊力量,以「大內藝術節」方式讓大眾親近體驗錄像作品,拓展大眾對藝術面貌的認知。從點到面,尊彩藝術中心持續以無盡的熱情,支持引領著台灣藝術的現在與未來。

錄像作品收藏tips:
比起大眾熟悉的繪畫或雕塑,錄像作品可以藉由投影或電視機方式展現出來,不受空間的侷限,並且便於移動展示,是本世紀的收藏非常重要的藝術收藏型態。陳菁螢告訴我們,有些藏家甚至使用該錄像收藏作為公司形象入口,做為該企業藝術品味的展現。

尊彩藝術中心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