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顛覆常態的光音之作|光電藝術家 姚仲涵

在思考中,要直接地把光與聲音當成藝術媒介來看是困難的,但在光聲藝術家姚仲涵的創作中,光與聲音跳脫了單一物件的束縛,跳脫了以往感官給我們的合理性,在他的創作中,這些重組是像發現新大陸般的新奇,讓人在熟悉的感覺中不斷顛覆常態,並透過互動,一次次地改變每個觀看者想像世界的地圖。

重組 拆開 再重組

從小就喜歡聽音樂。姚仲涵分享,小時候用卡帶聽音樂,比起現在,要取得一張專輯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拿到就會一直重複聽,聽得很仔細。大學就讀實踐室內空間設計(現為建築),奠基了他的創作思考裡所架構的特殊空間感,以及對材料的熟悉度。本來就對音樂跟影像很有興趣的他,說那時看了《千禧曼波》第一次接觸電子音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學時期,他時常拍攝一些影像並且跟電子音樂剪輯在一起,就這樣開始了類聲光的創作雛形。這些不斷累積的興趣與嘗試在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現為新媒體藝術學系)後,透過與現代科技結合,匯流成為最獨特的表現方式。

2020參與月津港燈節的《光電獸#16 太空船》

在創作的早期,為了尋求表現物件的合理性,姚仲涵時常以日光燈作為作品的表現元素。但這樣的思考很快的跳脫了單一物件的束縛,不管是聲音還是視覺都被拆解成更純粹的形式,往更具實驗性的方向發展。從影像到純粹的光線,從旋律到噪音,他用Audiovisual的概念讓光線照著聲音的脈動加以呈現、變形。近年來,在他的創作中,則能看到更多電子音樂的嘗試與轉變。一直以來姚仲涵都喜歡拆解、重組這些既有的形式,捏塑成為不管是具有實驗性、異質性或反常態的藝術樣態,電子音樂就是重組的一部分。

巧遇光電獸

在大型的藝術祭或光節中,也時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透過自己設計的特殊照明裝置,《光電獸》系列是針對不同場域、環境,特別規劃不同外觀和互動方式的現地創作。有別於在美術館固定的空間,光節、燈節這類開放的大型活動,更直接、容易地讓一般民眾接觸到自己的作品,對很多不經意或是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這種突然闖入的驚喜感、與觀賞者同步發生的光音變化,或單是裝置環境中帶來的特殊美感,都是透過《光電獸》在場域中觸發的獨特情感與反饋⋯⋯

2020參展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光電獸#21 痕跡掃描》

觀看者可以透過手機自行收聽與燈光裝置同步進行的特殊聲音。

Living & Design住宅美學_No.130

從藝術幻境回到現實生活的我,不禁開始思索,在現今圖像當道、視覺霸權的時代下,我們是否過渡追求視覺刺激所帶來的「效果」,而忘卻自身對於「觀看」的過程與角度,甚至忽略了內在原始的感受?因此,Living & Design 第130期遂以「空間光影之詩」為題,從當代藝術家周世雄的「ROOM石油之屋」、Meta Design設計總監鄭遠揚、查少峪建築空間研究室設操刀設計的「台南知識科技總部」、LIGHTWELL時尚選品空間,以及光雕藝術家姚仲涵的人物專訪中,「看見」他們對光影的不同詮釋與解讀,將內在感知一層一層剝開呈現,帶領讀者深入內裏,獲得有別於以往獨特的「美感經驗」。

NT$148
看更多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