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美術館《Input > Unknown》打造沉浸式數位光影運算現場 以身體為輸入 走進光影量場
「勤美術館 CMP INSPIRATION」邀請台灣跨域藝術團隊 何理 WHYIXD 策展,以《Input > Unknown》為題,打造一場以「感知場域」為核心的沉浸式多感官體驗,11月22日(六)正式對外開展。以光影為主題,融合科技、感知與想像力,邀請觀眾穿越光影矩陣,重新看見隱藏的資訊如何於城市與日常之間流動、生成與綻放。
展覽靈感源自電腦程式語法的命令提示符「Input >」,象徵等待輸入的未知狀態。在這場展覽中,觀眾不再只是觀看者,而是以身體與感官作為「輸入」,親身參與一場關於「未知(Unknown)」的感知運算。展覽由 何理WHYIXD 策展與創作,並攜手德國聲音藝術實驗室 KLING KLANG KLONG、台灣視覺設計團隊 HOUTH,以及藝術家莊志維,共同構築一場融合光、聲、風與數據的多感官體驗,探索數位時代的「真實感」與感官邊界。
戶外展覽主視覺《Input _ Unknown》 邀請觀者一同穿越光影矩陣(Photo credit: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當觀看成為指令,以身體運算未知世界
在《Input > Unknown》的展覽現場,觀者是參與世界生成的「玩家」。何理WHYIXD 表示,在真實與虛擬邊界逐漸模糊的時代,我們所面臨的不只是技術的革新,而是關於倫理、資源、意義與存在的全新提問。當世界不再以單一視角呈現、資訊以碎片流動、感知被介面調節時,我們如何保持思考能力與行動意識,仍然相信自己能介入、調整甚至改寫世界。此次展覽透過觀者的參與性互動,讓科技藝術不再只是被觀看,而是成為每個人都能親身介入的感知場域。真實不只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持續被生成的過程。當你改變觀察的角度、重新檢視習以為常的界線,世界也會回應你以另一種樣貌。展覽共分為四個展區:啟動、運算、渲染及沙盒模式,也象徵未知世界生成的四階段。我們以生活美學的方式重新思考展覽的呈現,使藝術能持續被看見、被感受,並自然地進入日常。
作品《海境:回溯 Tender Soul of Ocean:recall》光線隨氣候與人群移動而閃爍,聲音在空氣中震盪,如潮汐般呼吸(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
01_【啟動|Boot】以偏光鏡開機,啟動未知的光影世界
展覽自一樓入口〈Hello World〉啟動,拿起本展入場通行證:現場特製「偏光鏡」,觀展民眾親手解碼隱藏於牆面光影之間的訊息。隨著鏡片旋轉,光的偏振方向改變,潛藏的線條與色層逐一顯現,觀者彷彿化身為指令輸入者,透過手勢與視角開啟個人化的光影界面。〈Hello World〉走廊以電腦語言與互動機制設計,透過每日投票「Accept/Deny」參與展覽程式,感受思考轉化為光的瞬間。這是一場從身體出發的「開機儀式」,光影之門正式開啟。
作品《Hello World》拿起本展入場通行證:現場特製「偏光鏡」,觀展民眾親手解碼隱藏於牆面光影之間的訊息 (Photo credit: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02_【運算|Process】在光影矩陣中行走,成為影像的一部分
順著階梯走入地下一層,壯闊的〈像素力場Dynamic Field〉以流動光影迎面而來。由偏光鏡面、旋轉機構與燈光交織而成的巨大裝置,構築出可步入的七公尺高「像素矩陣」,隨著觀眾的移動與視角改變,潛藏色層與反射光譜層層顯現。靜止的結構在觀看中流動,鏡面折射出觀者與環境的互動,使「身體」成為影像生成的一部分。觀眾除了欣賞更也是畫面的一部分——每一次轉身、每一次呼吸,都與空間即時共振。讓光成為媒介、感知成為動力,模糊了虛擬與真實的界線,開啟一場關於影像與自我之間的沉浸對話。
作品《像素力場Dynamic Field》隨著觀眾的移動與視角改變,潛藏色層與反射光譜層層顯現(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
03_【渲染|Render】在光與聲中聆聽數據的呼吸
從視覺宇宙轉入暗黑場域,〈海境:回溯 Tender Soul of Ocean: recall〉由 何理 WHYIXD 攜手德國聲音實驗室 KLING KLANG KLONG 共創,以勤美術館戶外的氣候資料與人流數據為素材,轉譯成流動的光影與聲音。觀眾步入作品,如同進入被風與海洋訊號編織的波光之境。光線隨氣候與人群移動而閃爍,聲音在空氣中震盪,如潮汐般呼吸。觀者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環境節奏的共構者。〈海境:回溯Tender Soul of Ocean: recall〉以溫柔卻深刻的方式提醒我們:氣候、聲音與人並非分離的存在,而是一場持續共鳴的動態生命場。當光閃動、風掠過耳際,世界正在以感知的形式被重新生成。
作品《海境:回溯 Tender Soul of Ocean_ recall》觀眾步入作品,如同進入被風與海洋訊號編織的波光之境 (Photo credit 勤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楊承)
04_【沙盒模式|Sandbox】以眾人之手生成詩性色譜
展覽最終章〈白色彩虹Spectrum of White〉由藝術家 莊志維 創作,運用偏光鏡獨特的折射特性,邀請觀眾以手指觸碰、留下痕跡,親身參與作品的生成過程。隨著每位參與者的指印與動作不斷堆疊,原本純白的偏光片逐漸映現出繽紛光譜,從透明到彩色、從個體到群體,最終形成一道由人共同構築的「彩虹」。作品象徵著當代人際網絡的連結——每一個獨立行為都能匯聚成共感的意識場。觀眾在光影間移動、互動,讓作品不斷變化;彩虹的色彩並非靜態存在,而是在光與觸碰之間被重新生成。這件裝置成為展覽的尾聲,也是一場凝聚的儀式:當觀眾離開,光線仍在轉動,留下的是眾人共創的光譜印記,映照著人與人之間持續流動的生命力與連結感。
作品《白色彩虹Spectrum of White》隨著每位參與者的指印與動作不斷堆疊,原本純白的偏光片逐漸映現出繽紛光譜(Photo Credit:勤美術館 )
本次展覽《Input > Unknown》延續勤美術館以「打開想像」為核心的策展精神,邀請觀眾在科技與詩意交織的環境中,以身體作為感知的起點,重新思考「觀看」的意義。勤美術館賴奕帆總監表示:「這十三年來我們創造許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很開心十三年後的現在能夠持續發揮創造力。此次勤美術館迎來第三檔展覽,特別將合作能量拉回台灣團隊,希望共同打造更貼近大眾的觀展體驗。我們以直覺的參與機制引領觀者進入想像力世界,《Input > Unknown》不僅是一場新媒體藝術展,更是關於人與世界互動的思辨現場。每一次凝視與移動,都是未知的生成,也是與世界對話的開始。」
勤美術館 展覽限定選品&餐飲推薦
位於勤美術館一樓的選品店「0km」屬於勤美生活創新的選物計劃,延續勤美術館「打開想像」的理念,配合本展「輸入>未知」的主題,擷取以光影、自然與感官的流轉,靈感推出兩件限定選品。以「背心 ↔ 單肩包」切換設計為核心,WHYIXD×Dr.wilds 聯名的翻轉背心包,以及靈感源自「克拉尼圖案(Chladni Figures)」的 Resona 限量設計感知燈具,融合感知科技與光場語言。
0km美術館商店|聯名商品販售|WHYIXD × Dr.wilds 聯名翻轉背心包
0km美術館商店|聯名商品販售|Resona 限量設計感知燈具
獲得米其林綠星標章的「小小樹食 勤美術館店」,提倡用好食物善待自己,擷取本次展覽光影意念,推出三款限定餐食:甜點〈抹茶之森〉以抹茶沙布列為底,透明糖片映照如冬夜薄霧的光,凝結森林深處的靜謐與未知。飲品〈日暮之間〉以白桃為主調,在甜潤香氣中流轉著時間的餘溫。開胃菜〈橙層〉以南瓜與楓糖的基點,交織香料與開心果乳酪的深度,描繪感官間的流動軌跡。於光與影之間,味覺成為觀看的另一種方式。光影交錯之處,未知在感官中被喚醒。
小小樹食|限定甜點「抹茶之森」 以抹茶沙布列為底,透明糖片映照如冬夜薄霧的光,凝結森林深處的靜謐與未知
小小樹食|限定飲品「日暮之間」 以南瓜與楓糖的基點,交織香料與開心果乳酪的深度,描繪感官間的流動軌跡
小小樹食|限定甜點「橙層」 以白桃與紅心芭樂為主調,在甜潤香氣中流轉著時間的餘溫
《Input > Unknown》
展期時間|2025.11.22(六)-2026.03.01(日),週一休館
【第一階段展期】 2025.11.22(六) − 2026.01.04(日) 13:00−21:00
【第二階段展期】 2026.01.06(二) − 2026.03.01(日) 10:00−18:00
地點|勤美術館 CMP INSPIRATION(台中市西區館前路79號)
參觀方式|購票入場
主辦單位|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共同主辦|勤美集團、璞真建設、全國大飯店、勤美草悟
策展及創作團隊|何理 WHYIXD
視覺設計|HOUTH
《海境:回溯》聲音設計|KLING KLANG KLONG
共創區裝置《白色彩虹》|莊志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