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邑設計:當理性遇到感性 從此走入老宅新生的優雅場景
人生總在理性與感性之間遊走,時而明亮,時而沉靜,如同四季更迭。家亦如此,它從來不需要被僵硬定義,卻必須在細節裡回應心靈最深處的渴望。這座隱身於台北城中的居宅,在雲邑設計的巧手改造下,彷彿穿越時間的縫隙,再度展開呼吸。它既回應日常的實用需求,也在每一道光影流轉間,寫下屬於生活的抒情篇章。
創造超越傳統形式的嶄新居家樣貌
本案面積約50坪,設計師在施工前,首先耐心更新基礎工程,讓空間如同被梳理過的樂譜,得以演奏嶄新節奏。其後採開放式格局規劃,將客廳、餐廳與廚房串聯為一體,使日常步伐順暢展開。眼前的景致不再被牆體拘束,而是一路延伸開去,視野如河流般奔放,帶來超越實際坪數的開闊感。這份自由,也讓居住者在進門的瞬間,輕易卸下日常的繁瑣,回到一個身心能徹底被療癒的所在。
色彩方面,設計師選擇黑、白、灰作為主基調,克制卻極具個性。白色石紋磁磚從入口處延伸至客廳與餐廚,令空間尺度被悄然拉伸。沙發背牆大膽選用黑色雕塑水泥,由師傅手工鏝抹完成,加上設計師精準修正線條,凹凸肌理在光影交錯間低語,如同靜默的藝術牆,成為住家中最具張力的存在。電視牆選用與地坪同紋理的白色大板磚,並刻意於下方留白退縮,創造豐富層次感,避免顯得過於單調。黑白灰三色之間,形成了詩意般的互動,既對立,又和諧。
餐廳則藉透過輕盈筆觸描繪。深灰金屬桌腳與透明壓克力餐椅構築輕盈視覺結構,搭配上方宛如浮雲飄逸的網狀吊燈,燈光投射後於天花映出一圈圈花朵狀倒影,為此處增添一抹詩意氣息,引導屋主放慢腳步,享受日常片刻的柔光。廚房則劃分為雙區,外側中島由白色人造石鋪陳,結合同樣純白色系的西式廚房,盡顯乾淨俐落之美;內側則為獨立的中式廚房,能妥善隔絕油煙。兩種不同場景,對應不同烹飪習慣,更符合現代家庭的使用邏輯。一旁樓梯下方的小角落也未被忽略。考量到屋主飼養毛小孩,故特別於此另闢寵物專屬空間,設有休息與如廁區域,充分展現對家中每一份子細膩入微的關懷。
貼近日常的機能設計 生活情境隨時轉換不受限
另外針對公領域,設計師重新整理天花,將橫梁與管線巧妙隱藏其中,一舉將原先的壓迫感化為無形,使視野恢復純淨與流暢。餐桌後方特意設置一間多功能房,由黑鐵與灰玻鑲嵌而成的拉門,開闔之際能隨心轉換為書房、客房,或一處靜謐的休憩角落。這份彈性,不僅提升使用坪效,更賦予生活隨境而轉的自由自在。
家的美好藏在不經意的片刻
拾階而上,氛圍悄然轉換。主臥室有別樓下的明亮純白,改以藍灰色調噴漆處理牆面與天花,再搭配雕花線板與木地板,勾勒沉靜而帶有古典氣質的質感。床頭兩側垂掛手工玻璃吊燈,在昏黃燈影裡折射出微微漣漪,為房間增添幾分神秘與浪漫氣息。
主臥室像是一場內斂的低語,與樓下的開闊節奏形成強烈對比,如同人生在外與在內的不同節奏。設計師並未強求風格一致,而是順應場域的角色轉換,讓公私領域各自順理成章,共構一幅兼容並蓄的居家樣貌。於是本案完工後,屋主每每回到家中,總能在這樣的環境裡找回無比放鬆的愜意情景,那是一種無法言喻、卻真實存在的幸福,更證明了設計無可取代的價值:即讓生活回歸心之所向,也讓家成為人生中最溫柔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