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境制作:旋階書韻 擷取白色弧線打造溫柔避世之境

生而為人,我們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緩緩前行,而家既是遮風避雨的所在,更是安頓心靈的庭園,收藏著那些無聲的日常,承接每一個清晨的微光與黃昏的夕陽。當把對人生的想像,化作一磚一瓦的實體,這間由近境制作負責規劃,面積約45坪的住宅,便不再只是由鋼筋水泥構築的冰冷量體,而是用生活堆疊出來的非凡風景,每一處轉角都隱藏著獨特的故事,等待居住者細細品味。

關於家的意義 從細節處開始低語

走進這座位於台北繁華地帶的樓中樓,一股沉靜氣息迎面而來 。設計師巧妙將一樓打造為開放式的公領域,客廳與餐廳緊密相連,於是視線得以自由穿梭,卻又隱約界定出各自的歸屬。沒有多餘裝飾,暖色調的木質地板與牆面,搭配粗糙卻溫潤的特殊漆,形塑層次分明的視覺效果。陽光透過木百葉窗灑落,隨著日影推移,光影在室內勾勒出不同樣貌,為每一個角落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在客廳一側,電視牆以淺色義大利洞石製成,表面細膩切線與木地板相呼應,展現材質之間的微妙對話。沙發旁擺放著一張外觀圓潤的單椅,成為空間裡一抹獨特的存在。視線向右轉,便來到餐廳。實木餐桌搭配藤編長凳,樸實親切的觸感,為用餐時光增添幾許自然隨興。而懸掛於餐桌天花的兩盞造型獨特的吊燈,如雲朵般輕盈,也為用餐區帶來一絲藝術氣息。

餐廳旁設置一道黑色鐵件拉門,搭配細緻的藤編網格,輕巧地將起居室與主空間做出區隔。這道拉門既能引入採光,又保持視覺通透感。起居室的牆面,安排整面實木書櫃,書本與收藏陳列其中,彷彿述說著屋主累積的人生閱歷與興趣。微弱的燈光從層板底部靜靜流瀉而出,為空間帶來溫暖的光暈,也襯托出別具一格的人文品味,加上一張布沙發靜靜依偎在窗邊,成為午後閱讀、聽音樂,或是單純放鬆沉澱心情的最佳去處。

在圓弧轉折間 生活被層層書寫

目光回到室內中央,一座優雅的白色螺旋樓梯,盤旋而上,成為整個空間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它不僅是一條通往二樓的垂直動線,更像一座大型雕塑,記錄著家人共同經歷的歲月。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光帶由天花沿著階梯的弧度延伸,指引著動線,也讓人在行走間,深刻感受到光影的變化。

二樓規劃為屋主的私領域,每個房間都帶有專屬的靜謐氣質。主臥室延續公領域的溫潤調性,以溫暖木質調與特殊漆貫穿其中。床頭背牆嵌入隱藏式燈帶,營造柔和氛圍。其餘次臥室則採用抬高床架設計,床鋪下方安裝抽屜作為收納使用,完美解決儲物難題,再透過木百葉調節光線進出,完整保有居住隱私。

在這樣的空間裡,日子不再是無謂的浪費,而是一幕幕靜靜綻放的詩篇。家,終究是一種緩慢而真實的積累,從此每一次呼吸都有所依託,每一段記憶皆能被溫柔保管。當設計化為日常,當生活持續進行,這座住宅便已悄然被沖洗成一幅幅永不褪色的定格幸福畫面。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