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巴黎:解構百年老宅 重塑溫柔日光軸線

身處巴黎拉丁區,緊鄰知名盧森堡公園的古老街廓中,一間位於五樓、面積約30坪的19世紀老公寓,在當地設計事務所toledano + architects的改造後獲得全新生命。這場翻新工程不只是格局上的調整,更是一場對光線、空氣與材質深度思考後的實踐。

重構格局 建立正確空間軸線

原始格局被大量隔間切割,使得室內環境顯得狹促且因為單面採光導致較為昏暗。設計師首要任務是重構空間通透性,導入東西向雙向採光,讓晨光與夕照在室內自由流動。為達此目標,團隊拆除一面厚達50公分的承重牆,並以淡綠色金屬梁標記其存在痕跡,使結構本身成為記憶的載體。空間被重新劃分為三個區塊:包含廚房、餐廳、客廳與書房的公領域,與位於兩端的主臥與兒童房等私領域,各自擁有清晰界定卻又彼此呼應的生活感。

不同場域之間的分隔,由一條橫跨東西向的胡桃木構造加以串聯,木質軸線內包含洗衣間、收納櫃、書架與家庭影院等功能性設施,如靜默的脈絡,巧妙劃分日夜的同時,也讓視覺流動不受干擾。居家書房設有可完全圍合的環形毛氈簾幕,不僅具備隔音效果,亦能將此處轉化為臨時客房;當簾幕敞開,則回歸開放狀態,得以舉辦熱鬧的晚宴聚會,展現多元實用彈性。

在材質選擇上,整體以天然石灰塗料鋪陳牆面,不僅有助空氣品質與濕度調節,更營造出溫潤柔和的氛圍。廚房則選用亂紋不鏽鋼面板,有效抵抗指紋沾染,保持歷久彌新的狀態,中島採用淺色洞石材質,與淡色木地板協調呼應,讓視覺保持輕盈純淨。書牆與主臥沿用胡桃木與不鏽鋼材質,於冷靜中注入溫度,使住家兼具理性結構與感性溫度。

從細節開始 一點一滴強化生活質感

兒童房則以膠合板量身打造上下舖、收納櫃與書架,形塑出一個童趣盎然、實用並重的專屬天地。設計在簡潔中蘊藏巧思,彷彿為日常留白,也讓孩子的創造力自然展開。照明部分選用 Flos、Vibia、Wever & Ducré 等歐洲設計品牌,家具則融入Cassina、Artifort與Living Divani的經典設計,細節之中皆可見對質感與美感的堅持。

這間位於巴黎的公寓翻修案,並未刻意追求驚奇或浮誇,而是透過謙遜態度讓歷史與現代產生交流,並藉由光線、材質與動線的調和,構築出一種不喧嘩、卻深具穿透力的魅力語言。在巴黎這座光與影交織的城市中,它靜靜述說著一個真理,那便是動人的空間,往往來自對生活最細微處的深刻感知。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