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桃源美展年度特別獎由高安柏、張天健獲得殊榮
桃源美展是桃園藝術發展悠久的獨特競獎,舉辦將近半世紀,不僅在競賽上維持多樣的藝術媒材及類別,亦在展覽與作品呈現上開展更多當代的媒材思辨。每年,透過公開徵件甄選出最具潛力與創意的藝術作品,展現桃園在視覺藝術領域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今年桃源美展以「繪畫與書寫類」為主題,徵件類別涵蓋「水墨」、「膠彩」、「書法篆刻」、「油畫」、「水彩」及「版畫」,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藝術創作者踴躍投件。隨著美展每年度持續辦理,參賽者人數也逐年攀升,今年投件數量接近千件,足見桃源美展近年推動轉型的成果。

2024桃源美展主視覺設計,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高安柏《橫山行旅》、張天健《我有一個夢》榮獲年度特別獎
2024桃源美展頒獎典禮於10月18日在桃園展演中心舉行,現場頒發年度特別獎、前三名、佳作等獎項。今年度不分類別的「年度特別獎」在激烈角逐下,經由評審團審慎評估、多方討論後由高安柏《橫山行旅》及張天健《我有一個夢》獲得殊榮。各類別「桃美獎」(第一名)得主,分別由「水墨類」蔡旻芸《像日常一樣Ⅴ》、「膠彩類」林宇荃《無諾言的棲巢》、「油畫類」賀蕙芝《鳳梨》、「版畫類」李迪權《秀場》、「水彩類」傅遠超《夢想&日常》及「書法篆刻類」張天健《我有一個夢》脫穎而出。

2024桃源美展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書法篆刻類桃美獎張天健《我有一個夢》,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本屆參與投件的創作者運用多樣且豐富的媒材及技法來表現,聚焦的內容主題也反映出對時代與日常生活的關注。高安柏專注於水墨媒材的語彙探索,透過在場感知山岳、觀察岩石與土地表層,結合寫生與臥遊體驗,將山岳比擬為生靈,賦予其皮毛與髮膚,並以個人經驗調和出超現實地景,孕生具個人風格的山水觀,藉《橫山行旅》一作榮獲年度特別獎殊榮。

年度特別獎高安柏《橫山行旅》,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另一件獲獎之作《我有一個夢》由張天健篆刻作品獲得特別獎評審青睞,此作同樣獲得書法篆刻類桃美獎獎項,選用了白話與文言文各半來創作,傳達了書篆文雅之氣外,也表達了藝術家的人生觀與日常的抒發。

年度特別獎張天健《我有一個夢》,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各類別首獎部分,賀蕙芝以繁複細緻的靜物創作《鳳梨》獲得油畫類桃美獎,她將鳳梨視為文化符號圖像,將畫面的布局綿密地以植物史、食物史、大稻埕城市流變等物質性線索延展,調度鳳梨作為南美洲外來種的異國風情和臺灣在地名產的圖像敘事,雜揉為具獨創性的多重鳳梨史觀。水墨類首獎蔡旻芸《像日常一樣Ⅴ》,其作品以碎片化的日常剪影,辯證生活中出現的室內植栽於戶外自然的界線。

油畫類桃美獎賀蕙芝《鳳梨》,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林宇荃《無諾言的棲巢》以已逝枯樹與衰敗後自然形成的窩巢來表達藝術家對於生命、死亡與時間的感悟,一舉獲得膠彩類桃美獎。版畫類桃美獎由李迪權《秀場》脫穎而出,他以傳統木刻技法製作,誇張的透視、擬人化的造形表現、諷刺性的主題內容,藉動物之造形、獸性,隱喻當今社會政治的現象觀察。水彩類桃美獎由傅遠超《夢想&日常》獲得,作品將個人情感投射於日常街道場景,轉化為藝術家獨特的水彩語彙。

膠彩類桃美獎林宇荃《無諾言的棲巢》,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水彩類桃美獎傅遠超《夢想&日常》,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版畫類桃美獎李迪權《秀場》,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本屆所有得獎及入選作品於10月11日(五)至11月5日(二),在桃園展演中心1樓展場展出,誠摯歡迎各方藝文愛好者親臨現場。邀請各位關注桃美館的朋友們,和我們一起期待,走入美術館時代的地方美展如何在機構觀點運作下,逐漸構築出貼合美術館機制的當代精神樣貌。

2024桃源美展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4桃源美展】
展覽日期:113年10月11日(週五)至11月5日(週二)
展覽地點與時間:桃園展演中心1樓展場,週二到週日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