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相生 以70年深厚工藝底蘊為新時代美學創作加溫
專訪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陳殿禮主任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文化館。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前身乃是被譽為台灣工藝之父的顏水龍於1954年在南投草屯創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後來一路歷經「南投縣工藝研習所」、「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等轉型階段,最終於2010年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改制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隸屬文化部,並持續為耕耘台灣工藝的進程而努力不懈。同時早在2021年時,工藝中心便主推「台灣綠工藝精神」,希冀以此促進工藝與社會的連結,從而達到健全台灣工藝生態系、發揚台灣工藝價值的目標,今年恰逢此國內工藝最高官方指導單位歡慶70週年的時刻,因此我們特別邀請工藝中心的陳殿禮主任接受專訪,請他娓娓道來工藝之於生活、之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陳殿禮主任。
請問您身為工藝中心主任,對於這個角色有何期待與挑戰?
一直以來,我對於台灣工藝產業抱有很深的期許,希望能夠保留這塊土地的匠人精神,所謂匠人精神就是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其實藝術家就是匠人精神的展現,只是現在大家都希望去當藝術家,不喜歡當匠人,兩者的精神是一致的,但社會上認定藝術家的社會地位比較高,這是因為華人總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錯誤觀念,而我希望能夠透過工藝中心的努力,讓更多民眾開始去重視匠人的存在。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地方工藝館。
我認為匠分成三級,首先是工匠,有技術就是工匠;其次是意匠,就是擁有想法,會想也會做的匠人;最後是哲匠,會想會做之外,還能傳授與發表一套專屬於自己的哲學思維,可以針對本身獨特的生命歷程產生一套系統化與知識化的整理,我希望能夠鼓勵台灣更多匠人往哲匠之路邁進,同時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價值,進而真正落實匠人精神。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文化園區。
所以工藝中心有兩個重要宗旨,一個是推廣工藝文化,另一個是扶植工藝產業。推廣工藝文化是理念,扶植工藝產業才能讓這個行業活下去,但是這兩件事情要如何達到?就得在生活中去落實,所以我強調「活工藝,工藝活」,所謂「藝活相生」就是如此,推動工藝繼續向前發展,除了追求價值,更要創造產值,否則就不會有新血進來。
位於工藝設計館前的竹構景觀。
不得不承認想讓工藝品進入一般民眾的生活,難度很高,因為我們現在習慣的都是工業品,工藝之於人的生活,就像空氣之於人的生命,大家都習以為常而不自知,而我就是希望喚醒多數人看待工藝的角度應該如同看待空氣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盡量多使用。而為了達到這項目標,首先要對工藝下定義,定義清楚之後才能開始定向,然後進行定性,接著找出定位,最後才能定價,這就是我提出的三階五定論,歷經這一系列的思考後,工藝才有復甦新生的可能。
漫步在台灣工藝文化園區享受浪漫悠閒的療癒氛圍。
您認為「台灣工藝精神」在當前工藝文化中的實踐與挑戰有哪些?未來有哪些新的發展方向?
由於時代改變,當前社會流行的是速食文化,而匠人精神卻是追求一點一滴的實力累積,並與台灣的文化及環境牢牢地連結在一起,所以我常跟同仁說雖然我們要堅持匠人精神的態度,但做事的方式一定得改變,必須透過各種宣傳途徑乃至各種流行的社群媒體將工藝中心的聲音發表出去,不過光是談論價值是沒有用的,現在的年輕人更重視的是產值,沒有產值,那麼就無法吸引他們投入,這也正是目前工藝界的困境所在。
台灣綠工藝假日廣場。
工藝精神簡單來說就是「擇一事,執一生」,但現代的工藝人該做的是跨域與斜槓,過去傳統工匠是I型人,在一個點上透過自身擁有的技能進行垂直深挖,而要變成意匠的時候就必須轉換成T型人,除具備I型人點的特質外,同時兼俱將點的技術橫向延伸成線的能力,不過以我的觀察而言,其實很多人是處在浮萍的狀態,就是雖然他們有T型人的雛形,但往下扎根的基礎不夠深,就會到處漂來漂去,即使如此,假設最後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然後努力生根茁壯,那麼最後依然可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園區竹構景觀-四方迎祥瑞。
說到底,我鼓勵匠人們都要找到自己的主根,只要根夠深,即使遇到乾旱也能從地底深處汲取水分繼續生存下去,然而光是成為大樹還不夠,必須從木變林,再由林變森,也就是成為MT型人(Multiple T),即注重面與體的表現,具備將I型人、T型人聚沙成塔的能力,同時以此打造出一個工藝生態系,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進到這處森林裡面來消費,所以有生態才有生機,有生機才有生意。然而凡事不能因噎廢食,儘管相互連結很重要,不過若是實力有限,那麼充其量也只能短時間引人注目而已,無法真正成為一個可長可久的品牌,因此不斷讓根加長加深才是匠人們該努力的方向,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世間商業運行的邏輯也等同於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原則。
園區竹構景觀-眺。
換句話說,唯有強化自己獨特的個人能力又擁有可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才能一起整合成台灣隊去打世界盃,一人出一分力,團隊就有十分力,只要持之以恆,台灣工藝就能被更多人看見。
工藝中心今年邁入70週年,您覺得過去這些年工藝中心在推動台灣工藝方面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
盤點工藝中心70年來的歷史,其1954年剛成立時,台灣社會處在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年代,這期間如果沒有工藝來銜接的話,是無法跨越那道鴻溝的,當時顏水龍老師創立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培養出相當多人才,順利幫助台灣跨入了工業時代;到了蕭伯川所長時,則定調以經濟為導向來發展工藝;直到1991年起進入翁徐得所長的年代,重視地方工藝扶植,後於1999年翁所長任內由省政府建設廳所屬改制進入行政院文建會底下,由經濟導向轉變為文化導向的工藝發展;2003-2005年的洪慶峰所長配合文建會執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重視工藝量產與行銷宣傳,並推動台灣生活工藝運動;2006-2011年接手的林正儀主任,他任內將整個草屯變成台灣工藝文化園區的建構,同時也建立了時尚工藝新品牌 —— Yii,從此推動台灣工藝走向國際,也引進許多國外設計師與國內工藝師一起合作開發產品;2011-2013的蔡湘主任延續了過去政策的執行;2013-2021的許耿修主任將重心放在產業行銷;2021-2023的張仁吉主任,則主推台灣綠工藝與工藝生態系之觀點。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文化館與前方的鳳凰來儀雕塑。
所以工藝中心一直以來都順應時勢發展,而接下來該做的就是找到讓工藝中心繼續迎接下一個70年的嶄新起點,因為工藝必須與時俱進,不然就會被淘汰,但這絕非指拋棄傳統,而是將新生命建基在過去的傳統上,就猶如種子在肥沃的土壤中順利成長一樣。
工藝資訊館內竹林森境-竹編體驗空間。
在全球化與本土文化的交錯浪潮中,您如何看待台灣工藝在國際舞台上的定位與演變?同時工藝中心將如何進一步推動工藝的現代化?
我曾在國際技能競賽擔任國際裁判十多年,那一段期間可以看到國外選手新陳代謝非常快,值得台灣學習,當時國外許多年輕選手過幾年後就跟我一樣當國際裁判,再沒過多久又變成副裁判長,等我退下來時,他們已經成為裁判長,完全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工藝資訊館內部「竹林森境」竹編工藝體驗空間。
然而要如何讓年輕人快速站上國際舞台?我的答案是找出差異化,如果只會跟隨別人的話,那麼永遠無法領先。知名品牌之所以成功就是找到自己的專屬風格,特別是在工藝創新這一塊,一定要了解在地文化,因為文化就是土壤,從中吸取養分,然後秉持技術為本、藝術為用、學術為根的觀念,說穿了,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化要有自信、自覺與深入了解,最後結出來的花跟果才會與其他國家不同,展現出來的作品才有說服力,「越在地,越國際」這句話在全球化的時代始終是不變的真理。
「三生有幸-藝活相生」特展邀請台灣工藝發展史上重要工藝世家共同參與,讓長、中、青三代工藝人的精彩作品齊聚一堂。
請問在培育新一代工藝人才方面與扶植地方工藝產業方面,工藝中心有哪些新的計畫或創新方法?
其實工藝中心目前有好幾個計畫都在進行,像是我們跟水保署有合作,致力於將工藝帶到社區裡面去,也擁有非常好的表現,讓社區找到新的活水。另外就是向下扎根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們有舉辦校園扎根計畫,讓工藝師製作教材教案或前往學校授課,甚至工藝中心現在在討論永續工藝,推動將ESG運用在工藝產品上,從技術、工料、工法、工序、供應通通在地化,不會有碳足跡的問題,非常符合當前環保趨勢,所以我努力推動一企業一工坊,只要每一個企業都認養一個工坊就好,然後這個工坊的減碳積分可以計算到企業當中,透過這樣的互利行為讓工藝產業活起來。
「藝活相生」,在共創、共好、共榮的觀照下,造就生活與工藝的共鳴、共振,形成人心安定的力量,回歸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並且這也符合我強調的三階五動論,首先是活動,然後有互動,接著讓大家感動,就會採取行動,最後形成運動,讓工藝成為全民生活信仰,只要達到這階段,就能持之以恆下去,即使政府沒有去推動,都會蓬勃發展,就像是每年舉辦的大甲媽祖遶境,公部門沒有介入,但主動參加的信徒都相當熱情積極,並自發地向外傳播行銷。有鑑於此,工藝中心啟動了「工藝遶境」計畫,因為了解一般民眾的認知中與工藝有距離,當我們喚山山不來的時候,我們就向山走去,民眾如果對於工藝中心不熟悉,那就由我們主動帶著工藝品深入大街小巷去做介紹,讓工藝品與生活產生更密切的連結,令「藝活相生」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成為居家日常的一部分。
【竹跡+】特展的第一展區為常民竹工藝與台灣竹工藝大師的匠心之作。
最後,由您的專業背景來看,您如何評價現代教育在傳承與創新台灣工藝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在生活裡,許多家長把教育這件事丟給學校,但未來學校教育的處境會越來越難,因為現在的學生遇到問題時未必會問老師,而是直接上網求助Google,過去的老師之所以地位崇高,是因為他們是知識的把關者,而目前所有知識都放在雲端,自己找就好了。所以無論是技職教育或是其他的教育系統,想引起年輕人注意,就必須使用他們的語言,但這並非指一昧的媚俗,而是透過有趣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專業知識自然而然的傳播出去,台灣現在遭遇最嚴苛的挑戰是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都想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去更輕鬆的工作環境,當然這也是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正在面臨的情況,所以更要講究創新。
【竹跡+】特展中展現台灣竹產業所奠基的豐厚文化基礎、不斷創新突破的能量,以更多元的色彩與維度呈現台灣竹藝的再次演化。
我提出工藝1.0-4.0概念,工藝1.0是手工做;2.0是機械做;3.0是數位做;4.0是智慧做,所以我教導年輕人不是完全要求他們從1.0階段開始,而是由2.0甚至3.0階段入手,因為他們都是數位原住民,出生就接觸數位設備,非常熟悉如何操作,然後再去深造技術與發想設計,兼顧標準化與個性化,讓工藝品可以獨一無二,也能雅俗共賞,於是工藝不僅能活下去,還能活得很好,那麼台灣的工藝產業才可以看得見希望。
(全文來自《Living住宅美學》雜誌 第1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