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王DesignWant|生活】學美.美學4.0重磅登場!這次前進雙北看美學的落地生根

學美.美學4.0—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重磅登場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係由教育部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為台灣史上設計與教育體系的首度合作,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肯定。旨在協助國小、國中、高中職校,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以設計思考改造校園環境,落實校園生活中的美感教育,培育國家未來人才。讓設計進入校園—美感教育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做起,「學美.美學 4.0」期望讓更多孩子在充滿美感的環境學習成長!

新北市新北高工:模具科大樓川堂改造【收藏合】

而由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的首場媒體導覽團,第一站造訪了位於新北市土城的新北高工,參觀其模具科大樓川堂改造案。原本穿堂入口空間處因燈源不足,氣氛略顯晦暗,加上公佈欄、展示區缺乏系統規劃,以及設備散落各處無妥善規劃,導致空間機能破碎。負責改造的共序工事重新整理空間動線及燈光系統因應動線設置適度隔屏,軟化原先雜亂的視覺感官,同時強化作品展示方式及多樣性,並依照使用需求重新定位設備位置,使其更符合使用與衛生習慣。

改造前的新北高工模具科大樓川堂大樓入口。

改造後的新北高工模具科大樓川堂大樓入口。

改造前的大樓川堂。

改造後的大樓川堂。

新北高工模具科主任洪宜芳表示改造過程受到模具科學生熱烈關注,從工程團隊進入校園拆除展示櫃開始,學生們便對空間的改造深感好奇,不時問起改造進度,也常駐足觀賞甚至拍照留念,最後甚至加入改造行列,利用板管雷射切割機為改造後的空間製作招牌。

改造前的工具室前空間。

改造後成為收納區域。

洪宜芳也指出對技術型高中而言,工件都按圖施工,尺寸要方即方、要圓即圓,可以做到一條(即0.01mm)不差,美學涵養卻相對不足。然而,當作品在製作過程加入美學思考,便有可能提高附加價值,讓『成品』變成『精品』。新北高工是機械群科中心所在地,他希望從此出發,將美學概念帶到全國機械群科及技術型高中裡,並期許將新北高工模具科的改造化為美學漣漪,也讓機械群科的空間設計,不只是如此而已。

改造前的工廠前空間。

改造後的工廠前空間。

新北市光仁中學:音樂教室改造【光音共振場】

第二站來到位於板橋的光仁中學,參觀音樂教室的改造案。原本的教室空間缺乏使用彈性,無法同時適用多元教學情境,且桌椅及合唱團站台皆已老舊不敷使用,加上空間西曬嚴重亦有回音干擾音樂課程教學,負責改造的非常態空間以環形階梯打造空間地坪,作為合唱團站台、授課講台、表演觀眾席等多功能用途,並選用客製桌椅可折疊整合收納於牆面,彈性因應多元課程使用情境,最後運用布簾設計當成表演時的背景幕,兼具遮光與吸音功效。

改造前的教室入口。

改造後的教室入口,另外設置鞋櫃,營造儀式感。

改造前的教室全景。

改造後的教室全景,教室四周以環形階梯架高,階梯可同時做為合唱團站台、講台,或是觀賞中央舞台表演時的觀眾座席使用。

改造前的教室側面視角。

改造後成為環形階梯舞台,透過植入四面的環形地景階梯,大膽打破舊有的空間格局,重新梳理教室的多功機能。

台北市復興高中:生命教育課程場域【小動物學院】

最後一站來到位於北投的復興高中,參觀其生命教育課程場域(即校貓犬舍)的改造案,原本此處的校犬、校貓生活場域不符動物習性,且缺乏生命教育推廣與經驗分享之完善場域。負責改造的日衍規劃設計利用閒置空間打造符合校犬、校貓習性的安全生活空間,同時規劃生活、互動、教學三個區域,提供師生親近及體驗生命教育的開放式場域。

改造前的小動物學院全景。

改造後的小動物學院全景。

復興高中劉桂光校長表示自己長期投入生命教育,在復興高中任職的第一年便成立了動保社,推展校貓、校犬認養計畫,一直以來希望能以空間改造連結生命教育與美學,為校園打造一個具有多重教育意義的空間,為此,他找到介於圖書館大樓及學務處辦公室之間的半戶外下凹式空地,希望以此作為校貓、校犬未來的家園,讓牠們不必窩居於學務處外的走廊,不僅提升寵物生活環境,也避免走廊散置犬貓用具導致的雜亂現象。而在台灣設計研究院、指導委員褚瑞基老師、設計團隊「日衍規劃設計」協助下,空地變成具備犬貓生活機能、日常互動、生命教育三大功能的開放式場域。以耐候塗料漆覆的建材,讓戶外硬體免受日曬雨淋侵蝕;可移動式的犬貓組合屋等設計,則為空間賦予未來增養動物的調整彈性;雙動線的設計,更讓想造訪犬貓生活空間及不願踏足此地的師生們自然分流。

改造前的生活區。

改造後的入口區及生活區。

改造後的入口區及生活區。

除了尊重多元性及每位師生的心情,劉桂光另一個想達成的目標,則是以犬貓生活空間為中心,發展出更多教學可能性。舉例來說,幫犬貓洗澡、與毛小孩互動的空間,為動保社、生命教育課程增添實地教育的場域,而未來在犬貓的組合屋維修上,校內本就有的木工教室結合生活科技課程,則能在製作犬貓組合屋維修時盡一份心力。

改造前的互動區。

改造後的互動區。

劉桂光坦言希望未來能在這裡進行獸醫課程、生物課、生命教育課程⋯⋯等。畢竟,在設計過程中,他便非常欣賞設計團隊為空間保留的彈性,他也認為,學校裡的每件事情都具備教育意義,這次改造正好為未來的創造埋下伏筆」。或許,無論是教育或設計,「做好做滿」本非目的,如何延展出不同可能性,連結起更多新型態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意義。

改造後的入口指示牌。

改造後的毛小孩清洗區。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