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藝設計:光的軌跡 時間的樓梯 老屋新生後的現代企業風景

在城市中,總有一些角落藏著時光的痕跡,那些不被喧囂侵擾的靜巷老樓,彷彿正等待著一場動人蛻變。本案正是一棟位於台北仁愛路、已有四十年歷史的樓中樓舊宅,經由宇藝設計重新梳理動線與結構,轉化為具備辦公、接待與短住機能的多元空間,讓老屋與當代企業的精神於此交會,光影與記憶緩緩鋪展一段新的故事。

空間共分上下兩層,總面積約75坪,最高樓高近六米。設計師以「光的軌跡」作為設計主軸,藉由一座圓弧旋梯將動線與視覺聚焦點串聯起來。這道樓梯不只是垂直移動的載體,更是光線流動的路徑。隨著階梯拾級而上,內嵌的光帶讓人彷彿走進一條光的通道,映照出空間的節奏與層次,也無聲地述說企業歷程的向上延展。

考量到原始格局的一字形樓梯阻礙了視線與採光,設計師果斷將其更改為靠窗的旋梯,使自然光得以大面積導入,使樓上樓下不再是封閉的區隔,而是一段以光為界的互動旅程。樓上為行政與會計辦公區,樓下則規劃為接待、會議與彈性交流空間。開放式的格局讓各功能區域保有各自定位,同時又維持視線的流動與連結。

舊有建築中保留的粗獷梁柱,本為潛在的壓迫源,設計師卻以不同策略巧妙化解其重量。部分梁體經由鏡面包覆,使視覺得以延伸並削弱結構感;而刻意裸露的斑駁樑面,則轉化為呼應企業初心的象徵,將建築歲月內化為精神性的符號,融入空間敘事之中。

為避免傳統辦公室常見的僵硬劃分,本案選擇以弧形屏風、收納牆及材質轉換來界定機能分區。中島區成為交流的核心,不僅能作為會議桌使用,也能轉化為用餐、接待的彈性平台。這樣的設計語彙,除了讓使用者擁有開放感,也賦予空間更多如家一般的溫潤感受。

材質與色彩策略亦同樣展現成熟內斂的美學觀。整體以黑、灰、白為基調,佐以鐵板染色、氟化鏡面、礦物塗料與清水混凝土質地,使場域呈現沉穩中帶層次的質感。牆面上編織肌理的黑灰色收納牆,隱性整合了功能,亦形塑出安定與秩序的氣場;鏡面則反射光線與樑體,使空間擁有更深的維度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在環保與永續層面的思考也處處可見。包括全面採用綠建材與無毒塗料,照明則安裝LED取代傳統燈具,大幅降低能耗。同時藉由樓中樓挑高與上下層窗戶搭配的自然通風設計,讓空氣順暢流動,進一步減少對機械通風的依賴,展現企業重視節能與環境的實質承諾。

業主對於光線的引導、空間的彈性與開放感皆表達高度認同。他認為這處空間不只提升品牌形象,更像是一張無聲的名片,替企業低調地傳遞價值與理念。無論站在中島區遠望,或沿著旋梯登高,每個角落都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動與結構的呼吸。

從內部的光影節奏到結構語彙的轉化,本案並未一味遮掩老屋的痕跡,而是將時間作為創作材料,讓空間既能述說過去,也能投射未來。當陽光在黃昏時灑落於屏風與牆面上,那些日夜交替的微妙變化,不只是光影,而是企業精神與空間記憶緩緩交織的證明。

一座樓梯,一縷光線,一段樓中樓的轉化歷程,在鏡面反射與時間層疊之間,悄悄寫下企業與建築之間最溫柔的默契。

本案榮獲

‧2025紐約建築設計獎 金獎
‧2025雙城獎空間設計邀請賽 金獎
‧2025 MUSE設計獎 金獎

Designer Profile

陳泓宇
現任│宇藝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高藝家
現任│宇藝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創意總監

設計理念|
從事空間設計工作超過20年,擅長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認為好的設計與生活之間緊密相連,設計師需要不斷觀察、體驗、感受生活,創作出的作品才有深度與厚度。

About Design Company

宇藝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2段241號11樓

電話|02-2738-8918
傳真|02-2738-8919
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s://www.instagram.com/_yui.design_/

廣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