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境制作:當極簡遇上經典 一瞬美好造就理想生活安定感
都市林立的高樓間,一處靜謐的空間如同一幅精心描繪的畫作,默默訴說著屋主對於生活態度的極致追求。它是溫宅,一個融合採光、實用性與個人品味的現代居所,由近境制作精心打造。唐忠漢總監敏銳的設計眼光,恰與屋主不謀而合,於是雙方在仔細溝通後共同書寫了這間極簡美宅的故事。

光影與空間的交織
雖然男主人在商業及行銷領域均擁有豐富經驗,其興趣與熱情卻始終與美學緊密相連。在紐約深造期間,他深深愛上了現代都會風格,尤其是紐約Soho公寓的loft開放簡約格局。正是這段海外經歷,奠定了自身對居住空間的獨特審美觀,因此溫宅不僅是住家而已,更是屋主多年來美學觀點的具體實踐。

每當晨光穿透窗櫺,灑落在溫潤的木地板上,溫宅便開始了一天的序曲。光線是這個家的靈魂,它穿梭於空間之中,展現時間的流動。大面積的雙陽台設計讓自然光得以毫無保留地灌入室內,而白色基調則讓光影更顯生動,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室內的光影變化成為了一場無聲的精采表演。

踏入室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玄關處的木質元素與大板磚地坪的巧妙搭配。設計團隊在褪去原始舊有隔間牆後,重新定義了空間的界限,讓整個公共區域呈現出開放的loft風格。「空間不應該被牆壁所限制,而是應該由活動與互動來定義。」唐總監如此認為。這與屋主在紐約感受到的設計觀殊途同歸。在溫宅中,客廳、餐廳與廚房形成了一個流動的公共區域,視線可以無礙地穿透,而折疊門的巧妙應用則讓書房與多功能室能夠根據需要與公共空間互動或獨立存在。

見微知著 一點一滴建構細節美學
溫宅的極簡風格不是源於缺乏,而是源於精心的取捨。中島與廚櫃的把手隱藏在與檯面銜接的溝縫中,讓整體線條更加簡潔;天花的高低變化不僅是針對結構需求的回應,也成為空間區隔的自然邊界;磁吸燈軌道的方向性則進一步強化了視覺層次感。

「極簡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更純粹的存在方式。」屋主如此理解他所追求的美學。作為一位藝術愛好者,他的家中累積了許多家具設計相關的書籍。在溫宅中,每一件家具、每一個角落都經過精心挑選,特別是那張1956年Charles & Ray Eames設計的Eames Lounge Chair,不僅是屋主最為珍視的收藏之一,更是整個空間設計理念的縮影 —— 經典、簡約而永恆。

此外,對於熱愛閱讀與思考的屋主來說,書房設計尤為重要。透過鐵件框架與透明玻璃門的設計,書房與生活空間形成了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書櫃以矩型定格尺寸計算,完美適應藏書及展示物品的高度;而日本Graf的實木桌腳與訂製桌面的結合,則體現了屋主對於細節的講究。書房外的e15 Bigfoot餐桌則成為家人間的互動中心,完美實現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用心感受生活的藝術
與其說溫宅是住家,不如說是一座生活的藝術館。陽台上的綠植為居所增添生命力,當微風拂過葉片,光影在牆面上跳動,整個空間彷彿有了呼吸。書房陽台的窗景彷彿一幅天然畫作,隨時令變化著色彩與光線,為靜謐的閱讀場域增添動態的美感。


「理想的生活是把自己喜歡及舒服的風格實現」,溫宅正是這句話的完美詮釋。對於屋主來說,他的住宅不僅反映著生活品味,更是美學價值觀的總成,並由此延伸到穿著風格、開的車、戴的錶…,讓人驚嘆連連。近境制作團隊與這位對自己該走什麼路有著深刻理解的屋主共同努力,成就了這個如生活藝廊般的家,於是屋主在紐約求學時萌生的空間夢想,最終在台灣的繁華都市中化為一個永不退流行的時尚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