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脈深處的時光紋路 薩克森文明與朗格製錶的共生共榮

1845年的首家朗格錶廠
座落於德國東部的薩克森自由州以百年匠藝為經緯,在工業文明與藝術文化的曙光中孕育出精密製造的星火——德國精密製錶品牌A. Lange & Söhne朗格,其誕生既是德國工商業發展中的璀璨結晶,更承載著薩克森礦脈深處淬煉出的時間哲學。
追溯薩克森文明與朗格製錶發展
德國薩克森自由州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被譽為「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這座城市擁有數百年的繁榮歷史,以其精美的巴洛克建築和豐富的音樂文學、建築等文化藝術而聞名。
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薩克森曾誕生過眾多光輝而偉大的名字:哲學家、數學家哥特弗利德.威廉.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文學家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等。十八世紀在奧古斯特二世(Friedrich Augustus der Starke)的推動與鼓勵之下,人才輩出的薩克森發展為藝術與科學的精密儀器之都。

至此,薩克森擁有的不僅是輝煌的歷史與文化,深厚的科學基礎與精密手工藝的傳統亦賦予其工商業蓬勃的發展。薩克森精密製錶業的奠基人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與他的師傅亦是著名宮廷鐘錶師約翰.克里斯迪昂.菲烈特里西.古特凱斯(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Gutkaes)皆是被載入史冊的德勒斯登精密儀器的代表人物。

瓦爾特.朗格(Walter Lange),與朗格新時代第一批四枚腕錶作品合影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於1815年在德勒斯登出生,向古特凱斯拜師學藝,而後利用數年時間前往法國、英國和瑞士遊學,收穫豐富的製錶知識與經驗。學成重返家鄉後,在當時薩克森邁入經濟下坡之時,遊說政府支持他在格拉蘇蒂鎮建立製錶業,重振當地經濟。
1845年,他在艱難的條件下於格拉蘇蒂鎮建立朗格錶廠,為之後製錶業的盛行奠下重要基石。他將畢生精力投入鐘錶事業與當地民生和經濟發展中,並憑藉無窮的創意為鐘錶業留下諸多發明,其中包括:引入公制系統、未經處理的德國銀所製成的3/4夾板來提高機芯的穩定性等,時至今日仍是朗格腕錶的重要元素之一。
時代的烙印之現代朗格的誕生

朗格「SAXONIA」系列的設計美學,延續1994年發佈的第一枚「SAXONIA」薩克森腕錶黃金款
1994年,朗格家族的第四代傳人瓦爾特.朗格(Walter Lange)攜新時代第一批四枚腕錶作品,重振祖輩創下的榮譽。
其中的兩枚作品便是「SAXONIA」薩克森腕錶與陀飛輪「榮譽勳章」腕錶。前者以朗格的故鄉薩克森自由州而命名,如今已然發展成為融合設計美學與複雜技術的腕錶系列,包括配備基礎功能的「SAXONIA」薩克森腕錶與複雜計時功能的「DATOGRAPH」大日曆計時腕錶等。後者則納入以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出生年份而命名的「1815」系列中,秉承了諸多早期懷錶的傳統元素,包括火車軌道分鐘刻度、阿拉伯數字時標等。
其豐富的產品系列,更是涵蓋了動力儲存指示、年曆、陀飛輪、計時,以及追針等不同功能的腕錶。

朗格更是在腕錶的細微之處.為其出產的腕錶打上薩克森烙印:當代朗格的品牌標誌由拱形的「A. Lange & Söhne」與下方「Glashütte I/SA」組成,此處「I/SA」正是「in Saxony」的縮寫,整個品牌標誌可以直譯為「薩克森州格拉蘇蒂鎮的朗格父子公司」。
朗格每一枚腕表不僅在錶盤正面上具備獨有的辨識度,在其機芯的那一面,擺輪夾板均由薩克森表廠的製錶師手工雕刻完成,每一枚夾板皆為獨一無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朗格生產的懷錶作品之一
朗格與薩克森和諧共榮
朗格家族為薩克森自由州這片土地的城鎮與經濟發展,無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在任職格拉蘇蒂鎮長與薩克森州議會代表的期間,致力於打造城鎮藍圖,修建道路、堤壩和橋樑,並說服議會修建德勒斯登與格拉蘇蒂鎮之間的交通紐帶。
即使在他辭任鎮長之後,格拉蘇蒂鎮為表達對其的感謝,不僅建立了朗格基金會,為當地製錶師提供退休福利,更是在該小鎮的市集廣場打造了紀念碑。而瓦爾特.朗格選擇在德國統一後重振家業的決定,不僅讓朗格重回昔日榮光,亦讓薩克森精密製錶業發展成為如今繁榮的樣貌。